当前时间为:
联系我们
设为首页 
 添加收藏 
当前位置: 首页 / 心灵氧吧 / 正文

如何应对大学生活中的“不公平”?

 

进入大学,老师安排的作业通常会以小组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。“小组任务”往往成为同学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,那么大家都是怎么完成的?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曾经出现过“不公平”的现象?

小燕:

我曾一个人完成小组任务,还要加上所有组员名字。组员要么不配合,要么拖沓。当时是有不满的情绪,但想想也是锻炼自己的能力了。

吴昊:

每当布置小组任务,我都力不从心。成员敷衍完成任务,我想认真做却带动不起来同伴。

珑珑:

相比组小组,我更乐意自己做,可能有觉得人多耽误任务进程的原因吧。

陈辰:

我一般担任组织者,进行分工、整合和最后修改。碰见不公平的现象,我会直接指出并与大家寻找相对满意的解决方法。

晴空:

这几位同学对待小组任务非常认真,并且积极参与。虽然过程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,但是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,这样的态度非常值得肯定。从几位同学的描述我也能感受到,很多同学都是想把事情做好的。 但理想与现实总有落差,能像小陈同学那样分工合作,“直来直往”解决问题固然是好,但总避免不了“无奈”、“力不从心”和“自我安慰”。关于小组合作,有几点建议给大家参考:1.通过沟通增强认同感。小组中每个人都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,承担相应的责任。但小组中的“分工”,并不是“平均”。在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基本原则下,需要根据小组成员的需要和特点分配任务,使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相一致,增强成员对小组的认同感;2.主动关心增加归属感。我们可以积极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和建议,了解成员的特殊需求和现实的困难,相互尊重、相互信任、相互支持。通过情感的交流增加成员对小组的归属感;3.正向激励提升力量感。多使用一些正向积极的语言,根据成员的需要激发个体完成任务的积极性。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,增加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力量感。

无论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团队合作,都需要一个相互适应、磨合的时期,谁也不是刚开始都能做好。需要坚持,也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努力。我们所追求的不一定是“绝对的公平”,可以是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,也可以是增加自己的经历和体验。过程比结果更重要,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,适当调整期待和个人目标,努力坚持成为更好的自己!

上一条:晴空热线|如何树立边界感?
下一条:晴空热线|怎样避免盲目从众,追随自己的脚步

河南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