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属有关部门:
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》、国家教育部《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》及省教育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》精神,经学院研究通过,现将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组织贯彻实施。
附件: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
二O一二年四月五日
主题词:高等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意见通知
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 2012年4月5日印发
附 件
郑州大学体育学院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
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》、国家教育部《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》及省教育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》精神,提高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,根据我院工作实际,制定本工作意见。
一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思想
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,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,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,做好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,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,培养良好心理品质,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。
二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: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开展辅导或咨询工作,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,传授心理调适方法,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、自我管理、学习成才、人际交往、交友恋爱、求职择业、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,关心集体,悦纳自己,善待他人,提高健康水平,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。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:(一)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,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。(二)讲授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心理调适方法,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,有效缓解大学生心理困惑和问题,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,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,有效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,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。(三)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,解析心理异常现象,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和主要表现,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心理问题。
三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
(一)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。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,结合课程设置,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讲座、报告等,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,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(二)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,将心理健康教育自觉运用并渗透到专业教学、思想政治教育、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中,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、政治辅导员、医务人员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、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中应发挥积极作用,把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管理工作、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。
(三)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咨询工作。通过心理普查、个别咨询、团体咨询、心理测试、电话咨询、网络咨询、书信咨询、班级辅导、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,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供经常、及时、有效的指导与服务。做好新生、应届毕业生、家庭贫困学生,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、失恋学生、违纪学生、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,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,克服心理障碍。在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,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。
(四)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。充分发挥学校广播、电视、校刊、校报、橱窗、板报以及校园网络的作用,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。积极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,组办心理剧场、心理沙龙、心理知识竞赛、心理征文等学生活动,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网站宣传教育工作,支持和指导学院心理协会的各种活动,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。
(五)完善工作机制。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、预警机制和高危人群干预机制,确保学生的心身健康、人格健全和健康成长,确保校园和谐稳定、教学生活有序,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,逐步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教育氛围和科学的长效工作机制。
四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
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,专兼结合、专业互补、相对稳定、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。专职教师按照师生1:3000的比例配备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原则上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序列,根据岗位需要和本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具备的任职条件,聘任相应的教师或研究等专业技术职务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,纳入学院师资培训总体计划。坚持校内培训与外出进修提高相结合的培训原则,支持专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进修和交流活动,不断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思想素质、理论水平、专业知识和技能。
五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,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,由学生工作部(处)负责人担任副组长,成员有党委办公室(宣传部)、教务处、团委、招生就业中心、保卫处、总务处、系(校区)、医务室主要负责人。在学生工作部(处)下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,系(校区)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站,班级配备心理委员,开展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,形成学院(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)、系(校区)、班级学生心理辅导三级网络,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运行机制。
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,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咨询工作和心理辅导活动,按课时计算教学工作量或给予合理报酬。
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。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和物质条件保障,改善工作环境,优化教育手段,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。